我爱逛书店,日子久了对书也就有了感觉,后来有机缘能为一家书店做点事情,身份变了,逐渐也就对书店有了些许新认识。
平心而论,进出书店里的顾客,懂书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进书店就像进菜场。而懂书的这部分人里,很多又颇爱斤斤计较,与书有情却不通人情,倒足人的胃口。因而对来往于书店的顾客,我是不太瞧得上的。
近来我帮忙的那家书店即将迁址,在网上发起活动,号召大家为书店搬家出一份心力,应者多多。我顺藤摸瓜去看网上留言的人,懂书的没多少,留言却是一样的热情和真诚。这才意识到,书店不只属于那些懂书爱书的人,它本就是为所有人开的。人们来书店的目的可以不是书,而是去体验这个特别的公共空间。这就像你需要安静的时候,会希望独自走在清晨有雾的树林里一样。
另一家书店万圣书园,从前逛得频繁,现在因为住得远了,大半年也来不了一次。上周与朋友约在那里见面,倒有了几分头回去时的陌生感,遂能以初心再来体验一二。万圣是北京最好的书店,好在哪里,虽来过这么多趟,却仍旧说不出明白。这次我在几间屋子前前后后兜兜转转,小推车里堆了一摞书,仍是意犹未尽。我不断地问自己,是什么吸引我久久不愿离去呢?这里的书,不是随便堆砌,店家懂行,书的甄选、码放次序、重点推荐、主题书架和专区…… 都是细致经营的结果,这一切安排,不仅将每本书的吸引力放大到了极致,似乎也在强烈地向作为读者的我,输出这样一种声音:
原来书店竟然是可以有意志的,它能以其整体面貌而非一两卷书,来对个人施加影响。
原来我来万圣,不是因为这里有卖《沉疴遍地》,托尼·朱特在书里指出 “我们今天生活的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不是因为这里有卖《罗兰·巴特最后的日子》,埃尔韦·阿尔加拉龙多为读者声情并茂地还原了巴特最后几年的生活细节和思想状况以及其对母亲的无比思念,也不是因为这里有卖《魔桶》,伯纳德·马拉默德似乎和艾萨克·辛格一样擅长讲犹太人的故事…… 我来万圣,是因为这里有托尼·朱特,有罗兰·巴特,有马拉默德。
给普通人一个特别的公共空间,给读书人一处精神栖息之所,我想,这应该就是书店的功能。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也曾在本地书店打工。这二三线城市的最大民营书店,却是没什么灵魂的。
我已经觉得,书店很孤单,被这些经营者夺去了精神。
这篇很棒:)绝对适合放在某本杂志的暑期阅读特刊的卷首
书店确实是可以有他的自己的意志的。那么多种深浅不同的书,放在整体肌体内,用彼此千层万缕的深浅关系,排出一重重秩序,能让人去深入各个方向的内心探究。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精挑细选、有设计的摆放的一个书店,就是个比日常生活丰富又充满层次的多的巨大世界。现在,这个世界似乎被互联网取代了。做书店是种表达,同时可以看到主事的人想表达什么。
PS, 几年前跟朋友说,想了解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恰好又是个爱书的,最好的入门方式就是看他的书架。
iugo 真正的阅读者,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园地的,好书店只是其中之一。
谢谢2ya老师鼓励:)oz老师好久不见:)
借助书架来入门了解一个人,近来我已经不这么看了,它会对深入认识一个人带来太强的预设,这不公平。这两年我在书店里遇到的书人合一的情况,不到十位。相反生活中遇到一些很nice的人,不怎么读书,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写东西拍照片却都很好。没有阅读生活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很饱满的。所以书架上有什么书,成了我判断对方的一个加分项。
这篇单读征用了啊。